焦永峰 , 陕西富平人 ,2000 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,2014 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专业方向获硕士学位,并留校任教至今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中国文化促进会国潮委员会委员。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画工作室教师,陕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,陕西省当代画院副院长,陕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。
寻香 36cm×49cm
竹 36cm×49cm
菊 36cm×49cm
半山寒色 35cm×69cm
闲中意味长 35cm×69cm
梅破知春近 35cm×69cm
幽香霭空谷 35cm×69cm
坐看青山 35cm×69cm
墨兰 35cm×46cm
孤艳 35cm×46cm
玉兰 35cm×46cm
花卉小品 40cm×50cm
香吹入云清 49cm×45cm
深谷香风 49cm×45cm
风摇青玉枝 49cm×45cm
墨菊 49cm×45cm
明月清影 49cm×45cm
苍松 49cm×45cm
暗雪轻寒 69cm×69cm
香冷隔尘埃 69cm×69cm
无处不烟霞 69cm×69cm
坐看春水冷 69cm×69cm
溪流月影重 45cm×69cm
风箫声断月明中 49cm×45cm
风雨漫相思 49cm×45cm
一个艺术家的再思考
文|燕子
无论在什么场合,焦永峰总给人一种似笑非笑感,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公子哥。但是他对创作,却以一个思考者,一个见证者,一个记录者,在书写着自己的故事。
我喜欢他随手而为的涂抹,也喜欢他宏大的叙事。那给人以沉重之感的 " 活着 " 系列,让我在某一刻惊心动魄,不知道该如何去解读。
《活着 · 之觅食》,描绘了工业革命与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一切成果,最终化为一堆机械的废墟,成为乌鸦的栖居地。让人不由去想:" 原来现代文明不过是一座以垃圾堆积起来的废墟 ",它不能养命化生,不能充饥,更不能带来精神食粮。
所以,这是一幅充满悲怆色彩的画作,是作者思想意识高度认知下的产物,更以一种象征意义,对这个社会的大反思。为此,这幅画作,也成为一个见证与记录。他记录了当代祸乱之地生命的了无意义,也预见了现代文明最终的归宿,不过是被现代文明所打造的精神废墟。
而《活着 · 之人之乐》,更是以鱼立孤石,以物拟人的将人的终极孤独彰显出来。那些空中垂直的吊钩,则是各种欲望与诱惑,危机与杀机,它在针对所有的孤独生命,并在他们的生存过程中给予各种各样的摧残。
从这两幅画中,能看出焦永峰心中对世事的清亮,人生的通透,还有内蕴的哲理,无不在丰沛着他的画意。和他聊了很多,关于他的教学,他的学生,关于社会层面的各种问题,基本上都能产生某种共鸣。
他的创作让我沉重,但他的思考,以及由思考引起的创作观念的嬗变,则让为之庆幸。这观念的嬗变,最终化为他画面的故事性叙事。这就是现代年轻一代画家,对艺术审美与时代进程之中,内心世界在独白过程中的作用。
再观他之扇画,题为《风雨无恙》在风雨中凌乱的墨竹,以及题为《暖阳》的素淡的荷花,都在告诉我,坚守之后,阳光总会照耀。
当然这是读他画后自我的感受,不代表你,也不代表他。但我从他沉重的创作中,看到他对生命的思考;从他轻松愉悦的扇画中,看到他对美的坚守与渴望。
在和他的往来中,我认识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七零后艺术家普遍对艺术存在的质疑,在当代如何反映社会生态的思考,还有他们内心的焦虑,并如何以绘画来化解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。这是一个大环境对人灵魂遏制与控制的结果,也是思想被统一后,人的无所适从。
只是,焦永峰在以绘画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,并在以绘画来重构自己的灵魂世界,以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性认知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
从他的画中,我看到了坚守与矜持,看到了式微的陕西花鸟画坛,一个艺术家的再思考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